1.活动名称 |
《春夏秋冬之春季》(中班科学) |
2.活动依据 |
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,包括激发探究兴趣,体验探究过程,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。要让幼儿亲近自然,发现自然中的许多现象,从而培养幼儿善于发现,善于提问的能力。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,到处都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,本次活动适合4-5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,他们已经对四季变化有了感性认识,再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这些变化,能激起强烈的好奇心,他们渴望通过观察,在大自然中寻找答 案,也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,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 |
3.活动目标 |
1、感受春天的主要自然现象,并从中感受到春天的美。 2、知道春天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叫“春节”。 3、体验春天带给人们的快乐。 |
4.重点难点 |
重点:知道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。 难点:培养幼儿感受春天的美景,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。 |
5.活动准备 |
经验准备:1、幼儿可以清楚地分辨四季。 材料准备:1、PPT课件。2、关于春天的图片。3、春节的影视作品4、音乐背景。5、花,草,小动物头饰。 |
6.活动过程 |
一、学唱《春天在哪里》的儿歌,让小朋友进入今天主题:春季 教师——放儿歌,《春天在哪里》 幼儿——跟着欢快的音乐节奏,翩翩起舞,同时模仿教师学小燕子的动作,激发幼儿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。 教师和幼儿一起歌唱舞蹈。
二、展示PPT,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美丽和现象 1、春节(出示第7张PPT) 教师——提问: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幅图画,穿新衣,戴新帽,贴对联,放鞭炮,还有大红包,他们在庆祝什么节日呢? 幼儿——春节或过年 教师——(表扬小朋友)他们是在庆祝春节。春节过后你们知道什是么季节就要到了吗? 幼儿——春天 教师——春天是一年中第一个季节,大地回春,这个时候小燕子就会从南方飞回北方,我们房檐屋后都会看到它们的身影。(出示第2张PPT) 2、小燕子 教师——你们看,春天来了,小树冒出了嫩芽,大地变成了绿色,小燕子从南方也回来了,在春天里歌唱……(配乐朗读①,接下来播放《小燕子》之歌,播放第3张PPT) 幼儿——教师带领小朋友,边唱歌边跳舞,“小燕子,穿花衣,年年春天来这里……” 教师——小朋友们唱的真好,我们在春天里都能做什么呢?(出示第4张PPT) 3、春游 教师——描述春游画面:在温暖的春天里,小朋友们都脱掉厚厚的衣服穿上了春天的美丽衣裳,相约来到草坪里玩耍,你们看它们放的风筝多么的高,你们愿意和春天里有个约会吗?(教师在这里要鼓励孩子们在春天里多出去活动,玩耍) 幼儿——愿意(调动幼儿贪玩的心理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兴趣) 教师——拿出头饰②进行表演,用表演的方式展现春天的特点。 4、小动物说了什么? 教师——(表演)小松鼠从树洞里钻了出来,伸伸懒腰,略带欣喜地说:“春天来了,新叶子也冒了出来。” 幼儿——被老师的表演吸引,并能联想到嫩芽。 教师——(表演小乌龟的动作)并慢慢悠悠地说:“春天来了,小河里的冰融化了,又可以游泳了” 幼儿——(教师引导)做游泳的动作。 教师——小蛇睡了一个冬天也在春天里醒来了,吵着要吃东西呢(表演要滑稽,引起幼儿的注意力),这时小青蛙蹦蹦跳跳地过来说:“大家又可以一起玩耍了”(教师要把教室里欢快的气氛带动出来) 5、新年好 最后,老师说:“春天这么美丽,我们一起唱一首歌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,新年好啊,新年好啊,祝福大家新年 好……” |
7.活动延伸 |
“春天的故事”——老师利用本节活动的丰富头饰组织小朋友表演春天里的故事。 教师——小朋友,春天来了,小花妹妹,小草弟弟,和大树哥哥,太阳公公都来到了草坪上,你们看他们又开始嬉戏玩耍了,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?我请四位小朋友出来,展开他们的想象力,表演一段小故事。 幼儿——表演比较完整的故事内容,语言清晰,动作符合角色。 |
8.区角活动 |
图书区:教师读《春姑娘》的内容,让幼儿更喜欢春天。 教师——配乐朗读:春姑娘,乘着春风,踏着轻盈的脚步,来到了人间。春姑娘挥挥魔术棒,草地上的小草像大力士一样钻出土地,探出头来,惊奇地看着这个美妙的世界。河边的柳树披着绿长发,静静地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影子。山坡上的树木郁郁葱葱,努力地疯长着。春姑娘挥一挥魔棒,小朋友们三个一群,两个一伙,来到广场上放风筝。“蝴蝶”、“蜻蜓”、“毛毛虫”.......在天空中忽而向上,忽而向下,欢快地舞动着。大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 景象。
|
9.家园共育 |
1、和父母一起去踏青,体会春天的美丽。 2、和爸爸妈妈在春天一起种下一颗种子培育。 |
10.PPT脚本 |
①:配乐朗读的效果是让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下体味老师的语言色彩,激发儿童的对热爱春天的情感。 ②:头饰包括:春天里的小动物,松树,乌龟,小蛇,小青蛙,小花,小嫩芽等 |